雨花台区文化大厦集中办公区食堂扎实开展标准化食堂建设,在设备更新、质量控制、流程优化、服务升级和精细管理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制定科学举措、完善硬件设施,实现更加优质、安全、健康、可持续的服务。
一是优化设施设备,建立节能设备标准。以创建国家级节约型示范单位为契机,采用能源费用托管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以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产能,先后更换12台高耗能炉灶、3台高耗能消毒柜、4台高耗能冰柜。目前食堂后厨全部使用具备2级及以上能效标识、获得节能环保认证的设施设备和技术,如节能炉灶、节水型清洗消毒、节能型排油烟净化、节能型冷藏冷冻等设备。
二是加强减损控制,建立配送管理标准。建立机关食堂集中配送、科学管理服务体系,形成集约化、标准化的操作模式。深化成本控制,实施反食品浪费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在采购、储存、加工、消费等环节中的减损管理,采用集中招标形式确定食堂食材供应商,验收环节实行3人以上共同验收方式,确保食材新鲜,验收人员定期更换,并根据用餐人数实行动态管理。经测算,食材配送价格平均下浮8%,同比年节约经费约12%。
三是制定后厨操作流程,建立生产操作标准。建立食堂后厨标准化作业流程,按照“五区(粗加工区、切配区、烹调区、就餐区、存储区)、四线(主副食加工线、果蔬加工线、水产加工线、肉禽加工线)、三分开(成品半成品分开、生熟分开、不同属性分开)”的标准化建设要求对食堂进行重新规划,严格落实“五区、四线、三分开”“生进熟出”的原则布局,让后厨环境干净、简洁、整齐,保证伙食制作过程的精细化与科学化。
四是升级服务理念,建立规范服务标准。多形式经营,多样化服务,开设“炒面”“馄饨”等小吃窗口,传统佳节推出不同风俗传统美食,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同时,持续推广“多品种,小份菜”“按需取餐”“边角料利用”等节约粮食措施。常态化开展“崇尚节约、文明就餐”“光盘行动”等节约粮食活动,发挥政风行风监督员、节粮行动志愿者作用,引导建立爱粮节粮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倡导者,养成健康文明、科学合理的用餐习惯,让院区干部职工成为“文明用餐”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五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综合管理标准。依托能源资源节能监管平台,实现食堂电、气、水、热等能源资源消费的计量、监测、报送、分析、预警等功能,开源节流、精细管理。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明确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职责和分工,今年食堂“建筑面积平均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水耗”等三项指标比同期分别下降了11%、8%、9%。合理配置垃圾分类容器,设置统一规范、清晰醒目的生活垃圾分类标识,张贴垃圾分类投放指南,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有效执行。
在标准化食堂建设过程中,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持续巩固标准化建设成果,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操作技能培训,讲解标准化建设目的和意义,提高全员思想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建设标准。同时,利用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时机进行标准化建设宣传,设置有奖问答,投放视频宣传广告等,不断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吸引鼓励院区干部职工参与其中、反馈其中、监督其中,不断提升文化大厦标准化食堂建设成果。
下一步雨花台区文化大厦食堂将以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为契机,以标准化食堂建设为抓手,持续做好设备更新、质量控制、流程优化、服务升级和精细管理等方面,坚持“绿色、节约、安全、文明、高效”的原则,提供更加优质、安全、健康、可持续的餐饮服务保障。